管理是企業管理
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不論身處管理領域內外,這個假設都是不言而喻的。實際上,管理文章的作者、管理實踐者和外行人甚至從來就沒有注意到“管理”這個詞;他們自然而然地認為是“企業管理”。
這個關于管理范疇的假設是最近才提出的。1930年以前,屈指可數的幾位關注管理學的作者和思想家(從20世紀初的弗雷德里克·溫斯洛·泰勒(Frederick Winslow Taylor)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切斯特·巴納德(Chester Barnard)),都認為企業管理只是一般管理理論的一個分支,基本上與管理任何其他組織一樣沒有什么分別,就像兩個不同品種的狗同樣是狗一樣。
首先在實踐中應用管理理論的不是企業,而是非營利機構和政府機構。發明“科學管理”的泰勒(1856—1915)十有八九還創造了“管理學”和“顧問”等術語,當時的含義仍然沿用至今天。在他的名片上他稱自己為“管理學顧問”,他解釋說,他有意選擇這些新奇的詞匯,目的就是讓潛在的客戶注意到他提供的是全新的服務。但是,1912年,當他在國會作證時,為了“恰當地舉例說明”“科學管理”,泰勒沒有提到一家企業,他提到的卻是一家非營利機構——梅奧診所,這時美國才第一次了解了管理。泰勒的“科學管理”沒有在企業中得到最引人注目的應用,相反卻在國有和國營的美國陸軍沃特敦兵工廠(Watertown)的應用產生了最大的轟動效應(雖然迫于工會壓力而被迫放棄)。
當“經理人”(manager)一詞首度成為職業時,企業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,當時稱做城市經理人(city manager),是美國人在20世紀初發明的,當時的含義至今未變。第一次有意識地、系統地應用“管理原則”同樣也不是出現在企業中,而是在1901年西奧多·羅斯福(Theodore Roosevelt)的國防部長伊萊休·魯特(Elihu Root)改編美國陸軍時,“管理原則”得到了第一次應用。
1922年在布拉格召開的第一次管理學大會的組織者不是由企業界人士,而是時任美國商務部長的赫伯特·胡佛(Herbert Hoover)和世界著名的歷史學家及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托馬斯·馬塞里克(Thomas Masaryk)。瑪麗·帕克·福列特大概是在同一時期開始撰寫管理學著作的,她也沒有對企業管理和非營利性機構的管理加以區分。她認為所有這些原則都適用于對任何組織的管理。
自美國大蕭條時期起,人們就認為管理是對企業的管理。當時人們對企業充滿敵意,對企業主管充滿蔑視。為了不與企業混為一談,公共部門的管理開始獨立門戶,名稱改為“公共管理”(public administration),屬于一門單獨的學科,他們在大學里設立科系,使用自己的術語,有自己的職業升遷體系。同時,出于同樣的原因,在發展迅速的醫院中開始進行的管理研究(如通用汽車公司的總裁阿爾弗雷德·斯隆(Alfred Sloan)的弟弟雷蒙德·斯隆(Raymond Sloan)從事的研究)從廣義的管理學中分離出來,成為一門單獨的學科,稱為“醫院管理”(hospital administration)。
換句話說,不使用“管理”這個詞匯是在大蕭條時期“在政治上做出的正確選擇”(political correctness)。
然而,第二次世界大戰后,風向開始轉向了。到1950年,由于美國的企業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,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業成為一個“非常時髦的詞匯”。隨后不久,“企業管理”“在政治上成為一個正確的”研究課題。從那時起,普通大眾和學術界就一直將管理視為“企業管理”。
然而,我們現在開始糾正這個犯了60年的錯誤,包括:許多“商學院”搖身一變變為“管理學院”,這些學院提供的“非營利管理課程”如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,以企業和非營利性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為招生對象的“高級管理人員管理課程班”大量涌現。

收藏本站
關注
